9月6日,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在北京召开第九次古籍数字资源联合发布会,12家古籍收藏单位携手向社会和公众新增发布古籍数字资源7085部(件)。“这相当于新发布了两套《四库全书》。”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说。(据《新民晚报》9月7日报道)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卷帙浩繁的古代文献典籍。这些古籍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想象力、创造力,是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的历史见证,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好这些古籍,对促进文化传承、凝聚民族情感、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
岁月不居,书阙有间。有资料显示,我国现存古籍约20万种,部分古籍正慢慢“老去”,出现褪色、脆化等现象,甚至稍一翻阅就会损毁。因此,对于古籍的保存有严格的环境和管理要求。在各地图书馆,珍贵古籍的借阅也有严格的流程,其使用、阅读存在诸多限制。古籍具有不可再生性,如何解决好藏与用的矛盾?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一种“打开”古籍的全新方式应运而生——运用现代数字化手段对古籍进行保护和综合利用,让宝贵文献走入寻常百姓家。
一部古籍,如何从“纸页”搬到“网页”?一是图像化,即与海内外古籍收藏单位合作,广泛收集古籍数字化图像资料。二是文本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古籍文字进行识别、排序、校对、结构整理、实体识别等,对内容作精细化处理。如此一来,晦涩难懂的古籍内容通过整理归类,形成可交互、可触摸、可视化的数字人文作品,方便更多人查阅使用。
在第九次古籍数字资源发布之后,全国累计发布古籍及特藏文献影像资源已达到13.9万部(件)。其中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建设的“中华古籍资源库”专题资源库达到26个,发布古籍资源10.5万部(件)。打开国家图书馆网页,进入“古籍特藏”单元,“中华古籍资源库”入口就在最显眼的位置。甲骨文文献、碑帖拓片、宋元明清善本……读者足不出户,就能在网页上免费浏览珍贵的古籍资料。书籍以图像形式呈现,读者能清晰地看到纸张泛黄甚至褶皱的痕迹,书籍内页的文字影像非常清晰,并可实现页面切换、放大阅览等功能。这种互动化、可视化的呈现方式,更加符合当代人的阅读习惯,而沉浸式阅读体验,也拉近了古籍与普通读者之间的距离。
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古籍保护和利用提供了有力支撑。从为公众提供文化服务的角度看,古籍数字化可以让更多人以便捷的方式阅读到古籍,平衡古籍的文物性与文献性,提高古籍传播的广度;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古籍数字化过程包括前期对文献进行整理、修复、版本鉴别等一系列工作,有利于推动相关文献研究,拓展古籍研究的深度。
借助现代数字技术,尘封已久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厚重典籍浓缩在方寸之间,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触手可及的文化资源。而“活”起来的珍贵典籍,也必将成为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坚定文化自信的生动载体,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