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研究院——疫情带来的消费行为变化(上篇)
当囤货拼团成了“断舍离”人群的生活日常,诗和远方的尽头成了公务员考编……细微变化总是在不经意间指向下一个时代。
我们不禁思考:在新冠反复袭扰的第三年,消费行为还将继续发生怎样的变化?消费者对于未来预期或明或暗?众为分众消费研究院长期致力于消费者研究和消费市场洞察,本次调研 希望通过直面鲜活的消费人群,探析疫情反复下的消费行为变迁 。
为了更长线的了解消费者行为的趋势变化,本次研究我们分为两个阶段,分别选择在 疫情发酵期间 和 疫情平稳之后 进行调研,全面追踪消费者从 “恐慌停摆期” 进入 “疫后消化期” 的变化。调研过程中,研究院还借助了自建调研社区“众调邦”开展定性座谈会,以深入挖掘潜藏的影响变量。
以下报告为本次调研的上篇内容,希望能引发您的思考。
01 信心比黄金重要,消费表现有待提振
数据来源: 新华网,中国金融信息网
基于上图公开统计数据显示, 消费零售总额和信心指数受疫情影响呈正相关的波动态势 。2020年疫情爆发后,零售总额大幅跌落,消费者信心指数也开始下滑,但随着政策刺激的介入(比如电子消费券等措施)以及疫情的控制,2020年中旬开始逐渐恢复。
今年3月下旬开始全国多地区疫情爆发,作为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最大的反扑,消费数据也呈现明显下跌。社交平台上话题复杂而多样的讨论,也从侧面反映了消费者心态的微妙变化。
我们基于和消费者的深入交流,提取出了三个消费者相关的关键词: 焦虑,平和,珍惜。
整体而言,狂热的乐观褪去,消费者对待未来形势更加谨慎,我们也期待新一轮消费支持政策的出台更具针对性,以提振市场。
02 减源节流,收紧口袋度时艰
本次调研显示,近60%的受访者收入减少。值得指出的是,一线城市和低收入人群受波及影响更大。
许多一线城市消费者房贷、车贷等杠杆需要稳定的现金流支撑,但受投资亏损、企业裁员、关店歇业等因素叠加,70%的一线城市受访者表示近半年收入减少,远高于三四线城市的受访者。在不确定性积聚的市场环境下,下沉市场基本盘较为稳定的特性也显示出优势。
此外,低收入家庭也因为工作机会减少导致收入出现明显波动,比如从事基础工作的蓝领阶层易受到停工影响,可支配现金明显减少,收入受冲击明显。托底、扶助弱势群体也是疫情期间提振消费的重点工作。
03 必需品囤货成共识,健康娱乐两不误
数据来源:众为分众消费研究院调研的200位消费者
本轮疫情,消费者生活保障类必需品支出显著增加,非必需品能省则省 。伴随居家办公隔离成为疫情防控下的常态,消费者囤货逐渐成为了日常生活的基本环节,还产生了不少“绿叶菜就是爱马仕”、“塞满冰箱,是我最后的安全感”的调侃。
数据显示,米面粮油、牛奶乳品、方便食品、生鲜、个护清洁等日常产品的消费开支增加,大规格包装和长保成为购买选择因素。比如一些消费能力较强的受访者表示已从过往的低温短保奶,转而购买常温奶,以应对囤货需求。
此外, 疫情的反复也让消费者提升对健康特别是对自身免疫力的关注 。电商数据显示,鱼油、维生素、益生菌等基础营养品的消费表现持续向好。
居家时间,游戏、短视频为代表的 线上娱乐数据也增长明显 ,自疫情以来,短视频平台DAU增长迅猛,居家生活将更多流量引向线上,短视频显示其巨大的吸引力。并且,消费者在观看抖音、快手等为代表的软性电商渠道时,相较于传统电商,更容易受到刺激进行冲动消费。
图片来源:刘畊宏直播间
追求健康和线上娱乐的结合也让刘畊宏的直播间迅速爆红。大家纷纷入坑“刘畊宏女孩”,置办跳操装备,带来家内运动场景和产品的需求提升。
我们的调研也发现, 不同的年龄层,对于健康的偏好程度不同 ,在X世代、Y世代人群中,对于线上医疗和健康护理的需求优先级更高,这些消费者普遍是家庭顶梁柱,“不能倒下的倔强”提升了对健康的重视程度。而年轻的Z世代则更关心个人享受型的消费品类。
此外,作为休闲娱乐好伴侣,居家也带来了休闲食饮品的增加,比如可乐就一度成为居家隔离人群以物换物的“硬通货”。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而无法旅行的压抑和对外出的渴望,也催生了近郊户外露营与公园野餐的火爆,满足消费者减压的精神需求。朋友圈里刷屏的Glamping美照,足见其热度,电商平台上户外露营关联类目也高速增长。
数据来源: 众为分众消费研究院调研的200位消费者
在囤货上,不同城市级别也有不同的偏好。人口多、流动性大的一二线城市的消费者风险意识更强,多囤货日常用品以应对随时可能突发的疫情;体量和流动性相对较小的三四线城市消费者身处熟人社会,没有疫情兵临城下的紧迫感,也更有余力享受生活,在消费上多选择娱乐、零食等品类。
04 后疫情时代,短期与长期影响交织潜变
短期来看,本轮疫情得以控制后,预计外出和线下场景会得到报复性增长。 包括餐饮,娱乐,旅游。自由的外出也让消费者有更多消费美妆、服饰的机会。最近火爆的户外飞盘活动、露营等,亦或将得到延续。
消费者普遍表达了希望外出、前往线下消费,比如去下馆子、看电影等,以及规划国内跨市跨省的短途旅行的希望。
“能出学校了,当然是要出去玩,下馆子,唱歌,都行啊,只要不在学校”---来自大连的大学生超超
“会想去看电影吧,之前我们经常会去看电影的,已经很久没去了”---来自广州的白领婉婉
但不同于2020年初认为马上得到控制带来的乐观和信心,在访谈中大家普遍表示对于疫情的短期恢复相对悲观,在全球疫情没有消失的背景下,目前缺乏真正的安全环境。
跨越三年的疫情也带来了一些更长期的系统性的影响。
在生活上,很多人在思考生活和居家环境,未来我将身处何处。部分消费者面对大城市的压力、疫情期间的漂泊感与孤独感,开始逃离大城市,认为新一线及二线生活城市更具吸引力,或者回到家乡,这也将为下沉市场带来新的生活方式和购买力,为新消费的下沉带来机会。
在就业维度,裁员潮下,焦虑和压力日增,更多的人追求稳定工作,投向体制内的年轻人和考研军团人数增加,大量的蓝领也身处求工难,不再躺平,而是追求更高技能,这也给培训、求职平台带来机会;一些受访者表示,担心自己的养老及医疗保障,已提前开始关注,未雨绸缪。
并且,居家时间变长让消费者对居住环境关注度也得到提升,线下服务无法体验的情况下,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变高了。疫情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习惯,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健康保健,泛运动人群的扩大也提升了运动产品的渗透。同时远程办公和协同办公需求日益旺盛并不断升级。
疫情的暂停键确实给日常工作生活带来限制,但也给了许多人思考生活本元的契机。正如不浪费任何一场危机,在后疫情时代,下沉市场的潜力、大健康赛道的机遇、直播+的多元玩法等等都有机遇可待挖掘。
本周上海、北京的疫情形势已逐步向好,本轮疫情结束的曙光渐显。
“消费是最终需求,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推动消费持续恢复已成为今年政策端的重要部署。与之伴随,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举措,以保市场主体稳就业等政策正在加速出台。
我们也希望这些措施的推进,能够进一步拉动消费,提振信心,让霓虹灯恢复绚烂,带来美好的“下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众为分众消费研究院”(ID:ZWFM_CRI),作者:众为分众消费研究院,36氪经授权发布。
最新文章推荐
医疗健康行业周报 |「扬奇医芯」获数千万元Pre A轮融资;年轻人的焦虑,正在促成血糖仪“大生意”快手Q3:增长进一步放缓,AI和短剧能否重振主业?贝壳:三季度 “废了”,明天会更好吗?营销观察|百岁企业迪士尼,在适应一个新的中国市场卖一台车亏10万,蔚来李斌慌不慌?水羊股份:买出一个高奢未来?钱依然是最大问题AI版周扒皮!打字速度慢、鼠标超30秒未动,就被AI“警告”,Karpathy下场评论建了星链还要建火星链?马斯克在火星推互联网干啥?“我的狗被毒死,却找不到人负责”10连板!大妖股卷土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