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弘扬屈原精神、传承端午文化,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举旗帜”工程,是创造性传承世界非遗的“聚民心”工程,是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育新人”工程,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文化”工程,是精准传播中国好声音的“展形象”工程。建议以“全民抗疫节”为端午节日定位,以全民教育和数字化为手段,紧密结合爱国卫生运动、中医药文化振兴和文化旅游产业链,讲好屈原精神、端午文化的爱国主义故事、公共卫生故事、诗歌文化故事、文旅融合故事,通过采取组织保障、政策保障和项目保障措施,重点实施“八个一工程”。

【关键词】屈原精神 端午文化 中华节日 故事化叙事

端午节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节日。2009年,由湖北秭归“屈原故里端午习俗”、湖北黄石“西塞神舟会”、湖南“汨罗江畔端午习俗”和江苏“苏州端午习俗”组成的三省四地联合“端午申遗”成功,标志着中国端午节开始走向世界。千百年来,“屈原”和“端午”都是有着符号意义的中华文化之“根”和民族精神之“魂”。以热爱祖国、热爱家庭、热爱体育和纪念诗人、崇尚健康等为传统节日内核的端午文化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绝绝惊艳,成为中华民族的诗魂、国魂、民族魂,屈原精神成为一种“与日月同光,与天地同寿”的不朽精神,成为后疫情时代需要大力弘扬的中国精神乃至世界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重大场合和外交场合,引用屈原作品,谈及端午文化,用屈原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塑心”“赋能”“立行”。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推动屈原端午文化(后文中均以“屈原端午文化”作为屈原精神、端午文化的概称)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迎来战略机遇期,讲好后疫情时代屈原端午文化故事,可以充分推动中国在爱国文化、祭祀文化、中华诗歌文化、端午龙舟文化、节日旅游文化、全民公共卫生文化等方面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有机融合,成为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中国战略的一个文化软实力战略。

一、讲好屈原端午文化故事的重大现实意义

弘扬屈原端午文化,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具有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现实意义和示范价值。

1、讲好屈原端午文化故事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举旗帜”工程。“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疫情之下,每一个中国人都受到屈原爱国精神的感召,“四个自信”在疫情之下更加深入人心。后疫情时代,纪念屈原,讲好屈原端午文化故事,最大的意义就是深入挖掘屈原爱国主义精神和端午节驱毒避瘟等中医药文化对当今时代的启迪意义,不断激发中国人民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共克时艰,以身许国,为国尽忠的爱国主义精神,不断促使海内外华人的爱国情怀变成报国行动。

2、讲好屈原端午文化故事是创造性传承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聚民心”工程。“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通过讲好后疫情时代屈原端午“民本思想”与中国抗疫“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一脉相承关系,可以弘扬不忘本来,面向未来,走向将来的“祖国之恋”,凝聚以民为本、一心为民的“善政之思”和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中国之治”,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汇聚民心,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

3、讲好屈原端午文化故事是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育新人”工程。“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中国是一个诗意的国度,而屈原是中华诗祖、“骚体”创始人,集爱国主义和浪漫主义于一身的屈原精神是楚文化的精髓。当前,坚持以屈原爱国精神立德树人、以屈原诗歌文化熏陶人,以屈原端午文化培育人,以中国抗疫精神传承屈原文化,有利于培养能够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4、讲好屈原端午文化故事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文化”工程。“屈”与“儒、道”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屈原端午文化是两千多年来最具地标性的中华文化符号之一,通过推动屈原端午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可以继承中国红色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中国抗疫文化,激发全社会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更好地实现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

5、讲好屈原端午文化故事是精准传播中国好声音的“展形象”工程。屈原端午文化中的故事元素如世界文化名人屈原、世界非遗端午节、中华诗词、国际龙舟大赛等都是具有文化异质性、交流友好性、价值共享性、国际流通性的故事要素,可以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元话语,具有开场白功能,能够进行中国文化聚合与复诵,在国际范围内进行二度叙事和三度叙事。当年,毛泽东把《离骚》印发给参加中央工作会议的全体人员学习,把《屈原画像》《楚辞集注》作为国礼送给日本首相和多国领导人,在很多外交场合向海外推介这位先贤。当今在全球公共卫生意识不断增强的大背景下,借机乘势讲好屈原端午文化故事,可以充分吸引全世界的关注目光,充分展示全球战疫背景下中医中药国际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

二、讲好屈原端午文化故事的实践路径

目前屈原端午文化面临着屈原爱国主义精神内涵老化、屈原文学作品内容产品僵化窄化、屈原端午节日意识淡化、端午民俗粽子化空心化、屈原端午文化产业链弱化等严峻困境,因此应从以下路径讲好屈原端午文化故事:

1、紧密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和中医药文化振兴,讲好屈原端午文化的爱国主义故事。

以屈原精神为旗帜,不断创新阐发爱国主义文化精髓,不断阐发不同阶段不同时代的爱国主义主题,不断挖掘屈原端午文化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不断落实和践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新主张。

讲好屈原端午文化的爱国故事,要紧密结合疫情之下的全民爱国卫生运动和中医文化振兴,实现三个贯通:一是要把屈原爱国主义文化与中华优秀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抗疫精神文化相贯通,矢志不渝将屈原爱国精神和中国抗疫精神打造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地标,对外输出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二是要把屈原爱国主义文化与国际主义相贯通,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国际主义,弘扬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命运与共、顾全大局的中国抗疫精神;三是要把屈原爱国主义文化与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思想相贯通,以全球化的视野,本土化的运作,将屈原端午节日塑造成为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全球性节日。

2、重新以“全民抗疫节”为端午节日定位,讲好屈原端午文化的公共卫生故事。

当前,要率先对中国境内的世界“非遗”端午节进行重新定位,一方面可以有效克服端午节变为粽子节的日趋单一化、空心化的趋势,创造性恢复、传承和强化两千多年来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传统,另一方面也符合当前国际社会全民抗疫康养意识的觉醒要求,弥补抗疫康养公共卫生产品的缺失。具体实施路径以大众参与的娱乐化、生活化为诉求,创新中国端午文化习俗,把屈原端午节打造成为以爱国卫生运动为基础,以弘扬中医保健文化、振兴中医医药产业为目标,以端午龙舟大赛为公共体育活动的“全民抗疫节”。通过节日化、生活化、公共化的传统节日平台,提升全民战疫素养,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3、以全民教育和数字化为手段,讲好屈原端午文化的诗歌文化故事。

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1953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评为与哥白尼并列的四大世界文化名人。在后疫情时代,应以全民教育和数字化为手段,创新传承屈原端午诗歌文化,把屈原端午诗歌文化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地标性的中华文化IP。要运用传统教育手段,将屈原端午诗歌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屈原端午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编写屈原端午文化幼儿读物;开展“少年传承屈原爱国精神”系列教育活动;创作屈原作品的系列绘本、童谣、儿歌、动画等;实施中华屈原作品诵读工程;开设屈原端午文化公开课;持续举办中国诗歌节和电视节目等活动;探索屈原端午诗歌文化IP的活化模式,用神话故事、游戏、文学、动漫、影视、戏剧、电视节目等文化创意类型,培养更多热爱屈原诗歌的年轻人。

4、系统打造屈原端午文化旅游产业链,讲好屈原端午文旅融合的品牌故事。

以旅游品牌为引擎,打造屈原端午文化产业链,培育屈原端午文化品牌矩阵,提升屈原端午文化产品的赢利能力;聚焦高起点、高水平统筹协调和顶层设计,从国际、国内、省级层面重点培育具有标识度的文化品牌,打造屈原形象IP、屈原爱国精神全民教育基地、屈原端午节庆活动平台、端午康养生活小镇、端午龙舟体育活动、屈原诗歌长江景观廊道、屈原端午文化影视制作等;聚焦屈原端午主题的公共文化设施、公共文化服务、传统文化保护、特色文化活动和支柱性文化产业投资等,进行品牌化运营和长期投资。

5、创新对外传播方式,讲好屈原端午文化的媒介融合故事。

以媒介融合为手段,创新对外传播方式,要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抖音、快手、哔哩哔哩以及脸书(Facebook)、推特(Twitter)和抖音国际版(TikTok)等国内外多媒体平台传播故事并吸引受众积极参与到故事情节的创造性接收、改编和参与式消费过程中去。要善于借鉴世界流行文化的生产和营销方法,营造自由宽松的创作氛围,激发全球华人的文化自信和创作热情,创作出过端午,讲屈原、写屈原、唱屈原、画屈原、演(cosplay)屈原的文化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遵循主题一致性、媒介多样性、内容互文性、受众互动性的跨媒体叙事原则,开展屈原端午文化产品的海内外推广,建立具有示范意义的中国故事创意传播方法体系。

三、讲好屈原端午文化故事的项目措施

根据以上思路,本文建议,讲好屈原端午文化故事可重点实施“八个一工程”:一场爱国卫生大讨论、一个纪念广场、一套故事丛书、一个与时俱进的传统节日、一系列城市礼物、一系列文创产品、一条龙文旅融合目的地、一家多频道“网红”(MCN)孵化企业。

1、开展一场“爱国卫生大讨论”,凝聚中国抗疫精神。全国围绕中国抗疫精神和爱国卫生运动展开大讨论,围绕屈原端午文化和当代爱国主义精神设置学术课题、公众话题、媒体议题和政策议程,深入挖掘屈原端午文化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深入挖掘屈原端午文化和国际爱国卫生运动的时代价值。

2、建设一个“爱国卫生纪念广场”,打造中华文化地标。围绕“爱国卫生”主题,设计建造屈原雕像、端午祭祀台、白衣战士群像、武汉战疫纪念碑、中国抗疫博物馆、英雄主题公园等,为一年一度的端午纪念活动、抗疫纪念活动、爱国卫生活动提供全民祭祀神圣空间和节日仪式开放平台。

3、推出一系列“屈原端午文化与当代中国”故事丛书,打造讲好中国故事的示范案例。组织相关力量共同编写“中华诗祖”屈原及其文学作品《离骚》《楚辞》《九歌》《九章》《天问》《远游》《卜居》等,以及相关主题爱国卫生系列故事读本;并进一步改编为游戏、小说、动漫、影视、戏剧等文化创意类型,把领袖人物的治国理念、报国情怀和屈原故事相结合,发挥屈原端午文化的政治作用,把政治转化为文化,把文化还原为生活,把生活演绎为故事,用讲故事的方式开展对外传播,提高屈原端午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4、推出一系列具有中华精神标记的城市礼物,打造中国形象的标志性IP符号。聚焦屈原端午新形象和爱国主义新内涵,公开招标城市礼物,打造中华精神标记和中国形象标志物,作为中国特色伴手礼和涉外礼品,丰富中国文化贸易市场的文化礼品种类。

5、推出一系列具有屈原端午文化IP符号的文创产品,打造屈原端午文化巧实力。以“爱国主义+诗歌人生”的《屈原》故事主题,和“爱国卫生+全民抗疫+诗意生活”的《端午》故事主题,支持制作以编钟乐舞、长江画派、文学鄂军、湖北大鼓等各种中国特色文化产品;支持制作屈原端午主题的电视栏目、电影、动画短片、漫画、游戏、图书、产品等一系列多模态产品组成,将屈原端午文化软实力转化为具有市场消费力的中国文化产品巧实力。

6、推出一个与时俱进的“全民战疫节”,提升中华文化吸引力和现实感召力。聚焦屈原端午节的“吟诗会、赛龙舟、斗百草、挂艾蒿、薰苍术、配香囊、吃粽子、沐兰汤、喝雄黄酒”等传统娱乐活动,加强中华端午节与“中医中药文化”“中国战疫”成功经验的内在关联和对外传播,为重塑中国端午节为“全民战疫节”奠定历史基础和现实基础,进一步增强中华传统节日与时俱进的文化吸引力和现实感召力。

7、培育一条龙屈原端午文化旅游产业链,提升端午文旅融合特色产业硬实力。聚焦湖北秭归、黄石、武汉;湖南汨罗、江苏苏州等全国端午旅游目的地,建设以“屈原爱国文化、端午祭祀文化、端午龙舟文化、端午诗会文化、端午粽子文化、端午公共卫生文化”为核心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旅融合产业链体系。尤其是在中华龙舟国际大赛申请进入奥运会之际,重点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公共体育赛事产业链。

8、创设一家讲好屈原端午故事的MCN“网红”孵化企业,提升讲好中华文化故事的市场竞争力。以各级宣传部为指导单位,以国家级媒体和各类智库为智力支持,成立屈原端午文化MCN“网红”孵化机构,以讲好屈原端午故事为切入点,以讲好中国屈原端午文化故事为突破口,搭建一个跨国别、跨文化合作联盟平台,进行屈原端午文化故事产品的系统研究和创作、团队孵化、“网红”包装以及国际传播推广,以此示范项目推动中国国际传播能力的提升。

四、讲好屈原端午文化故事的保障措施

讲好屈原端午文化故事,涉及领域广泛、部门众多,必须统筹联动,保证高效有序推进。首先,提供组织机构保障。把讲好屈原端午故事作为一项具有政治性、战略性和长期性的创造性工作,作为一项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巧支点战略,要从战略性、基础性的高度,加强宏观指导,提高组织化程度,纳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发展规划,要建立相关领域和部门合作共建机制,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旅游、文化传播、公共体育、卫生健康等相关部门的协同发展,以文化旅游产业链为引擎,以公共卫生和全民保健为宗旨,以品牌管理和运营为旗帜,实施爱国卫生运动的文化强国重大专题工程。

其次,提供文化政策保障。聚焦屈原爱国文化、经典诗词文化、端午祭祀文化、赛龙舟文化、公共卫生文化等故事资源;聚焦文旅融合的四大核心要素“创造性人才培养、文化产品IP孵化、文旅产业链配套设计、营销服务品牌塑造”,创新中国特色文化形象放大政策,推出系列专项文化扶持政策。

再次,提供重大项目库保障。依照以上建议形成《弘扬屈原端午文化重大战略项目库》和《屈原端午文化重大产业示范项目库》,分解任务,分步实施,保障建设按主题、按时序落实,考虑列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工程等相关项目,上升为国际传播战略。

总之,通过弘扬中国屈原端午文化,有助于高效整合中华优良文化传统资源,通过创造性传承和创新性转化的示范工程等相关项目,把屈原端午文化打造成为国际爱国卫生运动和中国抗疫精神的文化源流和息壤。

本文是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讲好中国故事与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与文化软实力研究”(项目编号:17JZD038)研究成果。

本文作者陈先红系华中科技大学中国故事创意传播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