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孩子性格形成的因素复杂多样,除了不可控的遗传因素外,父母在其后天成长环境中所产生的影响也同样不可忽视。
在很多家庭中,母亲承担着较重的养育压力,但是这并不妨碍父亲的性格特质在孩子身上发挥作用。事实上,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他们的性格特质中都会不可避免地存在和父亲类似的性格特征。
张先生带着8岁的儿子去看心理医生。“有好几位老师都反映过我家孩子太过自卑胆小,可我和他妈妈都不是这样性格的人,真不知道这孩子到底像谁?”
在和心理医生沟通的时候,张先生忍不住当面吐槽起儿子来。“这孩子从上学开始就被同学欺负,真不知道他为啥这么怂?”
在心理医生与孩子进行沟通时,小家伙委屈地哭诉道,“我什么都做不好,爸爸从来都没有夸奖过我!在爸爸眼中,我就是一个废物,如果我再不乖乖听话的话,他就会不要我的!”
在后续又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沟通后,心理医生推测,“孩子胆小自卑的性格特质很有可能是因为其长期处于一种压力较大、缺乏正向反馈的生活状态之中。在三口之家中,如果父母性格比较强势,孩子的性格特质,确实会更容易偏向于自我价值贬低的一面。”
听完心理医生的话后,张先生的情绪一时难以平复,他没想到孩子的怯懦竟然是因为受到了自己强势性格的影响。张先生在家里说一不二,具有极高的家长权威,一直以来,他都以自己的“光辉形象”为傲。
“我说的话孩子从来不敢不听!”这句话常被张先生挂在嘴边,可如今想来他却只觉得讽刺。在回家的路上,张先生试着向孩子袒露心扉,可是在他看到孩子胆怯的眼神时,他又一时不知该从何开口。
为什么爸爸的性格特质,会对孩子的性格形成产生影响?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对于父亲有着本能一般的尊敬和崇拜,对于父亲的言行,孩子们会在潜意识中默默模仿。尤其在性格特质形成阶段,对于精于模仿的孩子而言,父亲对其产生的影响最为明显而直接。
父亲是孩子生活中最直观的参照对象,事实上,他们对子女所产生的影响,在孩子们刚出生时就已经开始了。
心理学上强调亲子间身份认同的内核,当孩子对于父母的身份有所认同时,他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向其“靠拢”。
父亲在家庭生活中大多是权威一般的存在,这也就使得孩子更加倾向于从父亲身上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随之父亲的性格特质以及行为表达在孩子身上得到了更深的强化。
这3种性格的爸爸要趁早改,否则带出的孩子很容易胆小又自卑
胆小自卑的孩子,无法拥有正视自我价值的能力,自怨自艾的消极状态,也使得他们无法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性格上的缺陷降低了他们生活中的幸福感,同时也使得他们未来的成长格局有所受限。胆小自卑的孩子,习惯于缩在自己的“壳”里,敏感压抑的自我无法及时接收正向反馈。
1、“窝里横”的爸爸
面对外人谦和有礼,面对家人颐指气使,习惯了“窝里横”的爸爸们总是把妻子和孩子当成自己吆五喝六的对象。
显然,这样的爸爸身上的性格缺陷明显,如此坚持“大男子主义”的他们,也正在把子女培养得胆小怯懦,无法在爸爸身上获得正能量的他们,愈发自卑。
2、“不会好好说话”的爸爸
父亲的爱常常是含蓄的,而这也使得一部分宝爸在爱的表达上有所欠缺。他们习惯于对孩子打击嘲讽,明明可以有话好好说,但是话到嘴边却又变成了贬低和嫌弃。
这种情商低的爸爸,对孩子的爱一点不少,但却让孩子无法充分感知得到。“刀子嘴豆腐心”的表达方式,在家庭生活中尤为不适用,孩子并不该成为父母情商低的牺牲品。
3、“控制欲极强”的爸爸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个体施展控制欲会从中获得一种可控的满足感。
在家庭生活中,处于“劣势”一方的孩子更容易成为被施展控制欲的对象。性格强势的父亲身上很容易就会表现出控制欲强的一面,这也使得孩子在平日里承受了更多的压制和管控。
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很容易缺乏自信,无法实现自我价值的他们,成为了父亲手中的牵线木偶。
孩子的性格特质在童年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就使得父母的性格特质极其容易在孩子的身上留下痕迹。
父亲是孩子心目中崇拜的对象,这使得他们在潜意识中努力向父亲靠近。当父亲存在一定的性格缺点时,孩子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
枕边育儿寄语:
父亲在孩子的成长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角色,在陪伴孩子长大的过程中,大人们也应该懂得自省,积极改正自身的性格缺点。当孩子表现出胆小自卑的性格气质时,大人们先别忙着教育孩子,试着从自身上找原因,也许更容易“对症下药”。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